鋼之家網站2026年鋼鐵產業鏈發展形勢會議成功舉辦
第十六屆全國鋼鐵貿易與物流企業百家誠信暨品牌供應商評選揭曉
太原鋼鐵業以廢鋼循環重構降碳藍圖
【摘要】鋼鐵工業是太原這座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脊梁,貢獻著19%的規上工業產值,卻也背負著34%的碳排放重擔。在“雙碳”目標與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雙重挑戰下,如何深挖廢鋼鐵的循環潛力,已成為撬動太原鋼鐵行業結構性降碳與產業綠色轉型的核心支點。
鋼鐵工業是太原這座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脊梁,貢獻著19%的規上工業產值,卻也背負著34%的碳排放重擔。在“雙碳”目標與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雙重挑戰下,如何深挖廢鋼鐵的循環潛力,已成為撬動太原鋼鐵行業結構性降碳與產業綠色轉型的核心支點。
近日,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(NRDC)聯合發布《廢鋼鐵循環利用:助力太原結構性降碳》報告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,為這座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的高碳困局提供了破題之道。
循環經濟:降碳行動的必經之路
推動循環經濟降碳是實現城市碳達峰的關鍵所在。《報告》指出,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貢獻率達25%,2023年減少約3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。廢鋼作為唯一可大規模替代鐵礦石的再生資源,每利用1噸可減少1.6噸碳排放,其“高載能”屬性成為鋼鐵行業降碳核心突破口。
據了解,2023年,太原鋼鐵產值占規上工業19%,碳排放占34%。當年利用220萬噸廢鋼實現碳減排352萬噸,對全市降碳貢獻率約5%。但其16%的綜合廢鋼比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,由此可見,太原鋼鐵工業降碳提升潛力巨大。
現實困境:四難困局制約潛力釋放
《報告》深入剖析了太原廢鋼鐵循環利用的現實瓶頸。例如,在尖草坪區的小型回收站點,散亂堆放的廢鋼鐵緊鄰居民樓,“小商販”式的分散回收模式仍是主流。
而這種現狀具體體現為“四難困境”:回收體系建設滯后,全市“點—站—場”三級體系尚未健全,生活源廢鋼鐵分揀能力僅能滿足四分之一需求;廢鋼高質利用受阻,太鋼集團對廢不銹鋼的需求與本地以普碳鋼為主的供給結構不匹配,部分加工企業因精細化處理不足難以達標;行業規模發展受限,加工企業分布在陽曲縣、小店區、清徐縣等地,缺乏集聚效應,區域輻射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不足;規范管理缺失,回收站點經營混亂,財稅外流現象突出,約在3億元—6億元,基礎數據統計失真。
更嚴峻的是資源缺口。2023年太原廢鋼鐵資源量約133萬噸,僅占當年鋼鐵企業需求量的60%。預測顯示,到2030年轉型情景下,供給缺口將達155萬噸—253萬噸,需構建輻射400公里的回收網絡才能填補。
未來路徑:三情景勾勒降碳藍圖
基于不同的發展路徑,《報告》設置的3種情景呈現出明顯差異:在基準情景下,到2030年,廢鋼利用量增至319萬噸,較2023年減少碳排放354萬噸。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全市比重下降有限。在政策情景下,在基準上提升電爐鋼比例至15%,2030年廢鋼利用量增至356萬噸,減少碳排放401萬噸。在轉型情景下,太原鋼鐵行業將實現跨越式減碳:2030年電爐鋼占比提升至20%,廢鋼利用量達410萬噸,碳排放強度較2023年下降28%;2035年電爐鋼占比突破30%,年減碳量可達743萬噸,鋼鐵行業碳排放占全市比重將從34%降至25%。
太鋼短流程廢鋼比達53%,較美錦長流程13%更具優勢。《報告》建議將綜合廢鋼比(30%)、電爐鋼占比(20%)納入太原鋼鐵減污降碳目標體系(2025—2030),配套激勵措施推動長流程向短流程轉型。
破局之道:內外聯動構建產業生態
針對未來發展,《報告》提出構建“內網+外網”回收體系的具體方案。內網完善方面,規劃建設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,實現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“兩網融合”;外網延伸方面,鼓勵企業在晉中、呂梁等周邊區域布局回收站點,將廢不銹鋼回收半徑拓展至江浙地區。
產業園區建設成為重要抓手。北部陽曲縣、尖草坪區依托太鋼集團打造廢鋼鐵加工配送基地,南部清徐縣、小店區結合報廢機動車拆解企業建設消費品拆解園區,預計到2030年可實現產值200億元,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從1.7%提升至3.8%。同時,金融創新同步發力。依托太原工業碳賬戶平臺,對鋼鐵企業實施分級管理,引導金融機構開發“碳賬戶+”專項融資產品。
當太原的短流程電爐轟鳴作響,當跨省回收網絡貫通晉冀豫,一場以廢鋼為媒介的綠色革命,正重塑這座資源型城市的工業結構。2035年的太原圖景已然清晰:噸鋼碳排放下探至1.04噸,鋼鐵業碳排放占比壓縮近10個百分點。
正如《報告》所言:“資源型城市降碳突圍,需要一場將廢棄物轉化為‘城市礦產’的系統革命。”我們相信,太原的探索,不僅是為中國鋼鐵重鎮淬煉出的轉型密碼,更是對循環經濟賦能碳中和的生動詮釋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信息中的陳述、數據和觀點,僅代表上海鋼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鋼之家),不構成對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的市場操作建議或者投資依據。未經鋼之家書面許可,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、復制和對外發布。如引用、轉載或者刊發,需征得鋼之家授權同意,并注明出處為鋼之家,且不得對本評述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、刪節和修改。